我們生活在一個有趣的時代,F在俄羅斯農化市場面臨的影響:中國活性成分市場價格急劇上漲;物流重重困難;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;歐盟和美國市場及金融抵制行動;俄羅斯主要港口管制(新羅西斯克和圣彼得堡,大多數農藥都是通過這些港口進入俄羅斯的);以及貨物進口港波羅的海港的關閉等等。
倒上一杯綠茶,我們來談談2021年10月以來,俄羅斯農藥市場發生的、正在發生的、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。
1. 活性成分
2021年,中國產品價格快速上漲,刺激了俄羅斯市場,使俄羅斯買家大量購買、囤積作物保護產品,數量前所未有。根據粗略估算,國內農藥出售價遠低于中國出廠價,草甘膦就更不用提了,漲了四倍,高企的價格使其失去了使用的意義。早在2021年,終端用戶開始進行混配實驗,意在發揮混配產品可以達到的類似效果,同時促使每公頃成本較目前草甘膦降低1-2倍。銷售的原則是:從便宜-昂貴,不區分品牌,主要由價格決定。
在2021年10月舉行的克拉斯諾達爾展會上,買家面對的狀況是,主要制造商缺乏理性報價,展會無一農藥訂單成交,報價不明確。有緊急農藥需求的參會者都很焦慮,終端生產商對即將到來的風暴一無所知。大家更沒有想到的是,俄羅斯海關對進口除草劑強行征收53%的反傾銷稅,而且對某些公司竟然追溯性征收稅款。因為危機的出現,俄羅斯海關未能完成年度征稅計劃,便以這種突擊方式,試圖完成任務,在政府面前挽回面子。
根據活性物質市場的大致分析,峰值價格購買風險很大,中國的產品價格極有可能回落。在俄羅斯擁有工廠的公司被迫在峰值價格購買活性成分,這是為了維持2022年的生產和供應。制劑進口商有兩種情況:繼續進口和暫停進口,這兩種策略取決于財務狀況及風險考慮。
2. 新的壓力
2月24日,一切都變了,一切也都沒變。美元匯率快速增高,高達1美元兌75盧布,繼而繼續上升達1美元兌150盧布,這并沒有帶來樂觀情緒。國家購匯傭金費用達30%,后降至13%。個人外匯交易實際上取消了,影響程度100%。已發貨的制劑和活性物質,通過集裝箱運往波羅的海、新羅西斯克和圣彼得堡港口,本應在轉運港卸貨,但集裝箱運輸公司沒有安排運輸。3月初,俄羅斯本土大公司和跨國公司分別積壓的集裝箱高達100個,嚴重威脅到俄羅斯農藥供應。當時,俄羅斯的主要公司(跨國公司和本土生產商)共同控制俄羅斯70%以上的市場,他們開始取消已經與國內大公司及分銷渠道簽訂的信用購買合同。這下震驚了俄羅斯農業精英,精英們過去20年里一直沒有把農藥供應商放在眼里。他們現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并且知道國內根本沒有替代品,所以開始通過農業部和商會向東歐的中型生產商求援,不惜高價購買,現金支付,希望能馬上買到農藥。其實業內人士明白,即使手里有錢,歐洲工廠倉庫有貨,一個月的時間無法解決俄羅斯的燃眉之急。
3. 歐洲業務
突然襲來的制裁打擊了歐洲業務,F在不僅是集裝箱積壓,新的問題又出現了。對俄羅斯商業保險的拒保,扼殺了分銷渠道的分銷信貸計劃。對運往俄羅斯運輸保險的拒保、歐洲的嚴查,均打亂跨國公司的供貨節奏,而危機前供貨也不是很有節奏,俄羅斯難以獲得許可,這一切都是在最后一刻發生的。事態發展如此之快,以至于最大的跨國公司非正式宣布,進口量將減少40%。
4. 定價政策
傳統意義上,領先的跨國公司的產品價格,是俄羅斯市場主流價格;谶@些價格,俄羅斯生產商設定自身產品價格,而獨立供應商則會接受國際公司和俄羅斯大型壟斷企業的商業政策,同步自身貿易政策。今年的時價變化很大,打破以前的所有記錄。2021年10月公布下季價目后,跨國公司三次修改其盧布價格(可能還會修改)。巴斯夫在價目表末尾將幣種改為歐元,上次還是在2008年。特別軍事行動兩周前,在“第13屆農業生產資料生產商及供應商大會”上,JSC Shchelkovo Agrokhim 的負責人Salis Karakotov及股東預測,2022年美元銷售價格將上漲20-40%;這還沒考慮2月23日之后發生的事情。
5. 分銷渠道
這些年來,我還沒看到任何對本土分銷有有利的事情。多年來分銷都處于蕭條、停滯不前的狀態,F在會如何發展,我無法想象。我認為總的趨勢會是:破產、整合、出現新的、微不足道的小公司。對于分銷網絡來說,這是可怕的一記重擊,分銷渠道靠的是跨國公司信用放貨的這跟稻草,以維持搖搖欲墜的經營,現在稻草沒了。
6. 俄羅斯制造商
活性成分不足;美元波動,成本不可控;補虧。
7. 進口商
進口成本高;銷售減少;貨物積壓,或者虧本出手。
8. 農戶
無論當前美元匯率怎樣變化,本地貨幣計算的購買價格上漲四倍。大家曾經享受了20年農藥授信,如今已經崩潰,所有農藥均缺貨。
9. 政策調控
國家迅速采取措施,刺激市場,即:
a. 取消5%制劑進口稅
b. 取消反傾銷稅
c. 廢除平行市場禁令
d. 考慮放棄起訴非法使用商標
e. 新基礎設施建設財政支持
f. Cerberus農藥可追溯性系統延后一年
10. 市場影響和新興趨勢
中國銷售價格回落既是個好兆頭,也是個壞兆頭。無論本季如何結束,未來市場競爭都將重新出現,而且會更加激烈。主要受打擊的對象為終端用戶和分銷渠道,他們無法獲得信用額度,因為銀行撤銷了所有信貸額度,再融資利率從2021年的4.25% 提高到2022年的20%。由于跨國公司的退出,俄羅斯制造商陷入危機,市場份額發生重大變化。
11. 機會
對于不受信貸影響、并在俄羅斯擁有有效登記的公司來說,機會之窗已經打開,F在就要開始行動,利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的市場平衡關系,開發市場。
目前市場的吸引力在于,市場存在空間,存在增長潛力,但同時存在較低的流動性、價格戰等不利條件,因為在新的市場參與者之間,或在那些想占據市場空間的企業之間,會發生激烈價格戰。